撰稿人:萝北
鲨鱼!!!
三角海上波涛汹涌,有水母、巨脊之鲨、大开大合的蚌壳冲上了我们的船…
金船长和大家一起挥着翡翠制的三叉戟,有时候没问题,有时候就变成了伤员躺满了!
不过大家恢复的还算可以,很快就又喊着要上了。
探索海图,那可是重要的事。
认识了星髓,据说是银的女儿!
星髓之前一直跟着金探险,在金陨落在朝圣路后,也是她跟着花蕊的队伍去描绘弦论地景,去盗火去寻找金。还听了角取、合怔、雨晴、祁仙在那阶段的大业。
可惜现在听来,还是太混沌了,也不混沌初开,就是混沌!
【找到金然后复活金】确实是当时最大的事,没有十月的事和三月的事,也就没有现在的探索!
这周的内容主题有点多!有时会觉得要不要攒一攒,但是既然是周刊,这周发生的事就写下来!然后慢慢看看要不要拓展嘛。
四位数TODO就是这么来的咯!
首先是输入,我这周看的东西,大部分书籍和碎片阅读在我脑海里留不下任何印象,我晚上刷了第二天就会忘记,但有一些文章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令人忍不住反复回去阅读。星髓教我银所信奉的:好文章就要耳鬓厮磨。
如果你看过我的推荐列表,就能看到有很多作品我是看了好几遍的。每一遍可能都有一些新的收获或见解,我觉得大家也值得尝试一下。自己以前看过的东西,再看一遍。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好像学生不愿意反复做自己做过的题一样。但这也有简单破解的方法,至于为什么简单破解,我在文章中间也会提一嘴。
三刷好文。
讲的是大人们如何获得幸福,如果你还在象牙塔里那就没关系啦!不过在象牙塔里也能稍微学习一下幸福的观念!但看了感觉会更加焦虑呢,就好像象牙塔的所有平常弊端一样,看到那些热点、新技术,却没法直接上场!
总的来说在象牙塔里可以错过很多东西,这是默认选择,你可以选择错过大家。但相比之下只要有心,象牙塔里恐怕是时间最多的时候了!毕竟上班的大人们最缺的可能是时间。不然为什么有熬夜问题呢?
总结来说就是我们要从每时每刻里获得幸福:
这里面提到了工作和幸福理念。它可能是在前AI时代提出来的,现在AI时代到来之后,我觉得大家去了解这个文章里面所讲的理念是更加有必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接下来就是关于AI的东西啦。
受到GPT-4o产出的吉卜力风格图泛滥之后,有人写的一篇深度好文,发人深思呢。
以前人们说AI发展之后会代替人们干苦力活,代替人们去做危险的工作,但实际上AI们却在写小说、写诗歌、唱歌,而我们人类则去做那些苦力的工作。
当然,上面那句话是有所偏颇的,因为现在AI也有在帮我们做苦力。很多是脑力活动,由于实体机器人还有一段时间来发展(虽然我觉得很快了)。现在甚至改个变量名都要让AI来改。
原文英文链接:
The Colors Of Her Coat - by Scott Alexander
中文的可以直接搜【她外袍的颜色】
这里有个翻译得不错的:她外袍的颜色
💡 推荐阅读:原文下面的六百多个评论也是卧龙凤雏,值得一看。
如果你看完了原文,那么就继续吧。
我觉得对于创作者来说,一直值得思考的点是通过AI大量生产优质作品,让自己成为泛滥的一部分,只要自己秉持初心。让我泛滥,总比让低质量泛滥好。
重点在于目前AI发展得很好,导致互联网上真的出现了大量泛滥的AI内容,占满了人们的视野,而优质创作被埋没其中。
而到以后,AI生成出来的作品可就占99%了,那是绝大多数。而且AI生成的比绝大多数人类作家,甚至比人类顶尖的创作者都要好。这时候你说你是手工做的,反而是低质量的代名词了。
所以我会选择去拥抱AI。机械飞升。
但是机械飞升项目delay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游戏,我的身体渴望着我去做游戏。
所以说——
想做文字游戏!!!!!!!!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想有个平台把自己的各种创作全部都放进去,有那种形式可以表现。没错,文字游戏就是一个很理所当然的选择,小红书上也有很多。因为我的创作基础是什么?基础的就是文字,就是文字。所以文字游戏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像动漫画或者做一个大游戏,就是手慢了。
这同样的理论也可以向东方的制作者 ZUN 学习。他本来也是做了音乐,为了这个音乐就去做一个东方系列出来,自己学了游戏剩下的部分。他其实最喜欢的就是音乐。来源:wiki
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世界观建构、人物和情节事件,那很多路径都是可以尝试的!
所以我想了一想文字游戏结构怎么设计,我想要那种非常简单的,可能只能放在同一个文件里面,一个是JSON配置,然后从上玩到下就给他玩完了。然后我仔细想了许久,这个文字游戏结构的设计。然后我还是顺手看了一眼以前没有仔细看过的Twine。以前为什么不看呢?因为我觉得这个引擎会限制住我,像我开发是直接web开发的,对不对?而且引擎复杂有上手的门槛。只不过稍微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古人与我暗合啊。
🔍 发现:Twine把我直接想到的东西全都想到了,完全覆盖我的思考了。
这种之前也有一个例子,就是哲学。可能自己想东想西,想来想去,自己建构了一套三观。然后突然看到了大师的著作,我的想法他都想到了,但他还比我想得多。然后这时候就会选择了自己的哲学倾向了。这还是挺重要的,是因为如果没有自己的倾向的话,那就会兼听则明,择其善者而从之,各种择其善者而从之。然后会导致什么?会导致所有正确但冲突的理论都在脑海里面扎根,然后互相抢养分全部抢掉了。但如果自己有明确的倾向,就可以丢掉那些正确的,但对自己来说没有那么高效的东西。
周末的时候说有暴风,结果暴风一直不来,导致我就特别烦躁。我特别喜欢极端天气,最初的时候也是各种大雨,各种雨下面就会产生那种境界比较高的世界。首先大暴雨为什么会让人境界变高呢?因为极端天气下面传统的现实世界被解构了,被压住了,所有人都变成了”我要先保证自己”,或者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对不对?停了下来之后人们就会把自己的境界抬高,去追求更高的东西,更加形而上的东西。极端天气把人类社会给解构了,这时候艺术家们就会开始拿起画笔。
但是周六来了之后,周日就发生了一件令我很震惊的事,我是第一次看见扬尘天气预报。然后我吃了个早饭之后,那扬尘天气预报变成了雾霾天气预报。然后看了看外面这是黄沙满天啊,就是很多沙在天上旋转,停留漂移。然后也感觉确实很干,外面非常干,不像之前回南天一样湿湿的。之前说清明时节雨纷纷,那清明时节也没下雨啊,那时候太冷了,给它冷回去了。但这时候,这可是沙尘暴啊。
⚠️ 沙尘暴观察:这沙尘暴一直持续了三四天,期间我把口罩戴上了。我看到许多的人,街上许多人他们都不戴口罩,不戴口罩的都是长辈,年轻人全都戴上了口罩。这是一种直接的观察,可能年轻人的消息更灵通一点。当然,长辈们肯定是看天气预报的,然后会拼命地让孩子们戴上口罩。
而我选择紧闭窗。感觉像那个《星际穿越》里沙尘暴之后的房子。
星际穿越不错,现在就听一下星际穿越的歌吧。
🎵 《星际穿越》电影原声带无损音质合集
周末Cursor登录不进去,整整卡了我两个小时,各种登录问题。
这可太烦了,因为现在没有Cursor完全无法进行独立开发。
所以说暴风一直不来,然后Cursor又登不进去,烦呢。
然后既然Cursor用不了,我就尝试用一个新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Windsurf帆板。这个可是和Cursor齐名的东西,只是当初我选择了Cursor。
Windsurf,那个界面都挺熟悉的,该不会也是VSCode出来的吧?然后它刚登陆,它说我可以从Cursor导入配置。那Cursor从VSCode导配置,你直接从那里导配置啊,你这抄人家生态了,对不对?这时候我就觉得不太对劲了。反正有试用额度,我就试了一下。真难用啊!没有Cursor那么好用,Cursor工程能力是强的,但这个Windsurf,我觉得你如果写一个单文件还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也不是不能用。
所以我就猛用来搞那个世界观wiki,然后也同时在搞梦境漫游者的初步设计!
Windsurf额度一下就用完了。
这个额度用的很快,像Claude Sonnet 3.7老师很喜欢各种调用工具的,它就调一次给你算一个Action。不像Cursor那样,你无论在一个请求内调多少次,它都只给你算一次。
不过现在用Cursor都珍惜500个额度了,单文件的事都不让Cursor干了,自己手动拷。很久以前Cursor的慢速模式是很快的,然后现在可能用的人多了或者白嫖的人多了,额度还是要珍惜一下的。而且像之前3.7刚出来的时候,Cursor的慢速模式根本用不了Claude Sonnet 3.7,服务器繁忙,3.7一直服务器繁忙。
💻 AI IDE对比:Cursor一开始觉得没什么,然后用了一圈Copilot、Windsurf、Trae下来,Cursor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我都不知道其他家他们怎么做AI IDE的,评价为抄Cursor,特别是Copilot步Cursor后尘。网上还有一大堆人说他新更新了什么很厉害的功能,那功能Cursor半年前就有了!
这个Windsurf用完之后我也不考虑付费了。我也在想到底要怎么办了,我自己又觉得它不太行。哎呀,Cursor又登不上去,不行,我非得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然后我这时候刚好在远程办公加班,也在同时做自己的项目,公司项目要等编译的。点一下编译,然后还有点一下运行也要等好久,再开始等的时候我就切回来,切回来做自己的项目。毕竟放假嘛,切回来的时间就会长一点,如果是在公司的话,切回来会有个定时器,就我自己做的那种类似番茄钟的正倒计时东西。因为总是有这种需要等一下的事情,也不能干等着,对不对?然后我就做了一个一两分钟的提醒,可以选择一两分钟后提醒自己。
但是这个需要等一下,其实最好是等。因为之前看过一个人,就是那个讲拖延症的旧时代电台里面,就提到为了维持你工作的专注,其实应该在那干等着。不然如果你不等着切出去做其他事儿了,哪怕切出去其实也是工作的事儿,其实是影响自己的心流的。断了,与其断了,你还不如集中精力继续在这个项目上。集中精力在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上,你说等个三分钟,那就等嘛,除非你真的得重新编译,等个半小时。
回到Cursor登不进去的事,我尝试了一下在公司电脑上登那个Cursor。结果发现登不进去,机器问题了。机器问题是怎么回事儿呢?然后猜想了一下,那肯定是网络问题。是不是网络问题呢?然后把远程关掉,用笔记本电脑登了一次。能登。为什么能登啊?那就是设备问题了。设备问题就好说了,但我之前已经尝试过很多什么卸载啊,删数据什么的。那肯定是还有什么数据不对。
🔧 解决方案:最终就是清理了Roaming里面的数据才能重新登陆,而且我仔细看了一下,它里面还是有那个工作区数据的,你可以单独把工作区数据拷回来,你只把用户登录数据给清掉就行了。
好的现在又能用这个神Cursor了!
这个时候暴风也来了,除了暴风还有暴风雨,然后那天就直接黑了。然后啪啪啪啪啪的暴雨打进来,阳台上的东西到处乱飞,还有我那个散架的画架也飞来飞去的。
终于来了,我的心情就舒畅了,然后整个精神身心都得到了健康的恢复。还有什么如此幸福的时刻呢?暴雨又来了,而且我的项目也做出来了,进度还很不错。
还有金船长也很帅!我向她请求拍了一张:
把框架搭好了部署了。
目前只有萝北是对的,其他都是AI生成的,先不要看,看了反而混淆了,AI幻觉挺大的。
之前我一直想把那个给改掉,就是改成正确的,我还在首修,但我只修了一半,还远远不能发布,也没什么空,现在就更没空了,具体为什么没空?我等一下会说。
现在做了世界观wiki挺方便的,po个角色po上wiki就行了。
比如我,萝北!
等以后更丰富条目了,那我这个文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个链接,就像我做的AI剧本杀一样,你点那个关键词它还会有关键词解释。那我也是有一个大wiki,看爽了。
🤔 反思:说实话,我10年前就应该做这种项目了,就应该做这种世界观wiki,但我总觉得因为自己怕剧透。剧透就标记出来?剧透内容标记出来之后,我也能放心写啊,我已经明确这个剧透了,而且我的正作还有五六年才能出来呢,是不是?那你看不看了呢?而且有些人是不怕剧透的,有些人是看了剧情之后还能再体验一次,因为是提前被剧透了,所以他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可能会更快地注意到那些细节。
我挺讨厌剧透的,我自己在看一个文艺作品之前是不会去看剧透的。但是即使被剧透了,我也会再看一遍。我就是那种能够一个电影看3-4遍的人。重要的是体验,就像游戏设计一样,游戏设计重要的也是体验。像我三刷那个Control游戏,我是三刷的,注重体验,而不是说玩过了就不想玩了,我不会这样,我不是这样的人。
世界观wiki做出来之后,我就能更快速地把灵感输出起来,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作品。这可能也会产生一种陷阱,这虽然很便利,但是我把它输出在这儿了,等于说是挖了更多的坑,对吧?但我喜欢挖坑,我特别喜欢挖坑,写就写就完了。还是越早把自己的灵感po出来越好。不然你就像什么时候会失去热情啊,或者发生什么其他意外,对不对?这时墓志铭就派上用场了。毕竟人生是荒诞的。
上周周刊说:
明天工作顺利不加班的话,下班就开始做幸存者类游戏的初版demo吧!
说的是周五,当然你已经看到了。我周六日还扛着电脑稍微加班呢。那周五确实不太顺利,下班也没写那个博客,下班回去就休息了。然后周六日就主要精力都在做这个梦境漫游者了。
周末花了两天从0.5~1做出来了初始的demo,也就是一个主菜单,一个房间界面一个匹配,这个是模板给的,也就是一个现成的幸存者类模板,我就把现在的模板从游戏进入开始能看到的东西都审核了,重新重构了一下,然后找了一张素材里面的地图,然后地图有很多bug。那地图纯粹是给人那种展示的,他就没考虑过一个人要怎么在里面行走,他的路都很窄,然后导航网格放上去,导航不了。他不是联通的,这就很奇怪。但是那个演示地图它的默认游戏模式是怎么移动的?它是那个俯视角鼠标移动模板,就是它不用WASD移动的。一旦把它接入了WASD移动,马上就能感受出它的问题,这个太难走了,各种东西卡你。还有空气墙什么的。
总之就是给那个地图稍微打扫了一下,真的很像打扫,就是把路给清出来,把路给清宽一点,然后觉得不太合理的地方再打理一下,比如说他有一座单个的桥,你这桥过不去的呀,你会被围攻的,然后我就给旁边加了一个桥。因为幸存者的游戏基本上是一个围攻的游戏,敌人会四面八方涌过来,然后围攻玩家。所以说你不能做这种桥一样的东西,你不能说只有一个通路的东西。无论如何要保证玩家有两条路可以走,有两条路可以去到目的地。是吧?一般来说吸血鬼幸存者都是那种大屏地图的,那就很多路,也适合围攻,非常适合围攻。但是既然我选择了要搞这种窄地图的,那就要再研究一下了,研究一下这个游戏机制怎么切进去。
当然我觉得在这里面最amazing的地方是,我其实过了半年才第一次回归虚幻引擎。半年之前我决定转向网页游戏开发,因为那时候的AI对于网页游戏非常的厉害。但现在的问题是泛滥了,就是泛滥了。小红书还有一大堆做网页的,做前端开发的,就谁都来做,不过也确实是AI搞得这些东西没门槛,是不是?我早就该预料到这个会很泛滥的。
🔄 技术栈思考:局限于一个技术栈其实是不太好的,你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就好像小的时候用RPG Maker就不去探索3D引擎一样。然后终于探索了,然后就停留在了虚幻引擎蓝图,导致对代码一直没有什么学习。然后后面用虚幻引擎之后就固守虚幻引擎,我就不碰Unity,就觉得有些不行。然后去年国庆就碰了一下Unity,花了几天入门了做了个LLM+游戏,Unity对独立游戏开发来说实在是太爽了。
我做网页游戏做多了,我就想回去虚幻引擎做点什么,这是我的生命告诉我的。没有什么其他的理由,网页游戏我当然也会继续做,毕竟做起来很爽。但是我这个幸存者是不会选择Web或者Unity的,为什么?因为我要画面,虚幻引擎吃得好,我做这个游戏就是为了把我素材库里的东西用出来。
但是说实话,web开发更爽,就是AI能100%hold住,你不需要学任何的东西,像引擎你要学,但是web开发就是不需要学任何东西,你就和AI说你要做什么,AI就会做出什么来,所以说为什么JavaScript和TypeScript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他们什么都能做,而且他们是最简单的。这个简单也体现在它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网页就是网页。所以说这语言是真神奇啊。
回到这个梦境漫游者,总之我用AI生成了它的主界面,主界面和加载界面这些要生成一下,我们游戏有特定的美术吗?这个爽了,就是以前的游戏我都只能用真正的3D场景去给你截图做画面,或者用一个真实的3D场景来做主菜单,比如说我的太空射击游戏,它主菜单就是纯3D场景。所以其他的游戏可能就是一个游戏内截图。但是现在有了AI你就能做那种概念美术。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大厂就不喜欢用那种真实的图来做那种宣发,他就喜欢用画的,因为更好看,而且总得给原画同学一些工作,对不对?
然后AI就给我生成了几个概念美术,拿去做菜单后,感觉瞬间就有感觉了,瞬间就有那种调性了。看着声音按钮,我有了新的想法 - 能不能用AI来做按钮?结果真的做出来了!我用PS去做按钮的激活态,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改改而已。很快就做出了按钮的普通状态和悬停状态。这个美术瞬间就有调性了,有那种感觉、那种feeling了。这是令我觉得很美妙的地方,这是AI时代才能做到的。如果去找美术,还得对接个两星期呢,是吧?
我很喜欢听音乐,觉得应该去申请一个网易云音乐人,这样我就能把音乐传上去,然后任何地方都能用外联播放器播放。毕竟对于一个网页,对于web前端来说,一首5MB的音乐是很奢侈的,你要加载多久啊?你在这篇文章看到的所有图片都小于100KB,这还不算压缩得很好的。
💡 技巧:如果上传到网易云音乐,就可以通过几十个字节的外链播放器去播放我的歌。那多好,但不知道这个卡不卡AI创作,试一下吧。
SunoAI已经超过450首歌了,不是特别好听的都不应该留,再抽再听,只留精品。我们可以生成很多的,不能因为一段好听就留下来,要整首好听才行。
这其中三首我觉得特别有特色的,都剪进去了:
🎵 耗时100小时弃了2k个分镜剪出来的一部AI原创动漫预告片?
这个幸存者模板有几个bug,但它们都很好修很好定位。修了之后就有那种成就感,挺爽的。
但这里也遇到了大问题,这个大问题被我的运气解决了。
🧠 灵感思考:我总觉得INFP是有灵能槽的。INFP一定程度靠灵感和直觉去解决问题,从散点的现象去推演原理,推演过程就是个迷。值得SOP化,标准化探索一下,如果可以通过AI和机械复制这种大联想,应该能对大家有很大帮助!
比如周末做独游的虚幻引擎打包错误和导航网格偶现崩溃(寻路太多崩DS了),工作中的图像生成问题和区域坐标映射、标点逻辑偏位。
虚幻引擎打包错误,是我在看插件教程的时候偶然注意到有人在说这个插件打包的时候要禁用,不然打不出包。但我真的打出包来了,却完全无法运行,双击完全没反应,这根本没法debug,根本没有log。但是我在搜索”为什么打包之后的游戏打不开”之后,刚好有个帖子提到了好多解决方案,然后我试了前几个都没什么用,后面看到有人说实验性插件可能会导致打包游戏无法打开,因为Epic Game对它的支持并不是很好。然后我把那些实验性插件一个个禁用了,瞬间解决了。
哎呀!我一个视频生成网站(Vidu)的自动续费忘记关了,自从上个月过期之后我就再没打开过,今天好奇打开了一下发现自己还是终极会员… 一看原来是自动续费没关,感觉很痛心,还差几天这个月的就过期了。算了,不是很想折腾,只想着怎么在剩下几天用回票价。物尽其用,让这笔意外的开销不那么令人遗憾!
真的肉疼啊!
所以说这周末的更新可能就不是这个梦境漫游者,可能我会把精力集中在出这种AI生成视频上。毕竟真的很贵啊,之前看动漫的时候还好,前两个月都拿来做动漫的,其实也算物尽其用。但这个月我一天都没用,到现在一天都没用。
于是熬了一个大夜把两部新坑的基础立绘出了,准备拿Vidu大做特做。
我要停止熬夜基本上就等于放弃创作。
然后我确实放弃了几天,早睡了一点。那几天确实精神非常好,然后身体逐渐告诉我它要创作,它要创作。”你赶紧给我创作。”然后就熬了一个大夜,把博客的新结构给搞出来了。这是上周的事,毕竟上周是第一个周刊,对,上周的第一篇周刊就是熬一个大夜做出来的。
这周看了一下,睡得都很晚了,比起上周推行作息SOP普遍晚了一节,但也有放弃了,放手了的时候。
⏰ 自我激励:我觉得还是得靠手办计划,靠物质的推动来执行这个熬夜问题。之前金船长在荧露树林得出的结论也差不多。
但是这个计划也有遇到阻力,这个阻力就是我的物欲降低了。不能花钱解决的事情,我也没法花时间去解决,我的时间拿不出手。我需要一些不能花费我大量时间的诱人的奖励,但是手办计划也没有什么材料了,我的物欲最近因为精神充实而降低了,因为创作不息而且自我否定不多而降低了。
我在墓志铭/作品集里更新了kigurumi照片
🔗 墓志铭
这是我第一次把这种照片发表到公域,以后也将不对此做隐藏。这是萝北的精神,萝北希望展示真正的自己,更多的展示真正的自己。
当然会不太受一些人的理解,但是你看嘛,我就是这么奇怪的一个人。如果你评价我是不正常的,那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夸赞。自古到今都是如此。
💭 心界哲学:从银的时代到金的时代,心界的人们所走的路与【正常】都远打不上边。
应该写真正的墓志铭了。
这次周刊的内容非常大量。我测了一下原稿有八千字,然后我还会拿AI来润一遍,通顺一下句子,因为我是录音输入的!就真的像是记者或者播客podcast一般呢!
其实并不一定每周都有这么多内容,因为我是在todo旁边有遇到什么话题就收集起来的那种,所以肯定每周都不一样。有可能我创作少了或者看的少了,那周刊主题就会变少。
那么下周再见啦!我是萝北,请继续关注《Delta Sea 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