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语音输入、二润):萝北来信
润色(增补、行文、格式):萝北来信
2025.5.25
第一次玩到了VR,搜了一下有什么VR游戏,找到了VRChat,决定进去看看。
没想到比pico 4 pro更高级的 pico 4 ultra 竟然不支持面部追踪和眼球追踪… 为什么放弃了这么重要的功能。我买的时候以为 pico 4 ultra 是更高级的版本也有面部追踪的。
于是VRChat里出现了一个有全身追踪的萌新。
在中文新手教程地图遇到了一个女仆。她带我去找可爱模型,玩FPS,开车,开飞机,看VR表演,玩塔防。
2025.5.28
在VRChat里面认识了一个神奇的心理咨询师。感觉VRChat里面的神人很多(褒义贬义都有),令我这理工科出身的大开眼界。
这段时间都在当一个盆栽,默默地听他们聊天。(真的是坐在花盆上)
从这里开始,往个人项目投入的时间精力往VRChat偏移了。
开始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真实的社交场。
少有闲暇。
自己排时间估的太紧张了。排的时候记得多宽限点,总得把熟悉的时间也算上吧。或者自己想要创作,每天起码做点创作什么吧,写一节剧情什么的。大概花个十几分钟,或者把一节剧情拆到几天去写。这停了总不是好事儿,那再启动也挺麻烦的了。但是刚换新的项目组嘛可以理解,第一次接触我这种事情有很多没有形成习惯的,没有形成习惯的事情就会耗费精力。等熟练一些了就什么动作都自动化了,那精力就至少更多一点。熬夜本身也不好,熬夜就是拿健康换时间嘛,理性想根本不划算。但对我来说,做游戏就是消费型爱好,又提神又快乐,要戒掉相当于要在周末把奶茶给戒了。
和许多人约饭吃饭聊各种事情。
和许多人聊了AI大世界相关的点子。公司那边提到担心商业化。感觉点卡制是比较适合AI大世界的。像FF14那种。
。。。原来RAG这么简单吗?虽然来自我大肆批评过的LangChain,我觉得它(LangChain)过度抽象(不止我这么觉得)。不过自rag出来,我就觉得那是个奇怪的技术(比如要是我搜索“我”,那么不会把整个rag库都拖出来吗?)我在看其他人做的时候总发现它们的rag拖出来一大堆资料。但是我是喜欢维持prompt简洁性的,怕太多prompt干扰大模型注意力
6月8左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太沉迷VRChat了,这时候开始做AI大世界的一个范式,万象魔法学院的大世界版。
也有写BB银月篇的第一篇小说,发在公众号了
真是奇怪,初中就开始写的大纲,现在才有一点正作正文。是我太完美主义了?